ADVERTISING

俗話說"夫妻不送葬,送葬必遭殃",老伴為什麼不能送,有道理嗎?

俗話說
美麗夢想 2024-02-23 檢舉

人這輩子,往往都是由父母陪伴孩子的童年,而孩子長大後剩下的時光,

基本上都是在和愛人 朝夕共處,一直到生命中的最後一刻。

 

 

然而,就是在這生命的盡頭,很多夫妻都不能為愛人送葬,

此間甚至還流傳有一句俗語:夫妻不送葬,送葬必遭殃!

 

從字面看來,似乎只要為愛人送葬,就會產生不祥,那麼這句話真的有道理嗎?

難道只是空穴來風的一種迷信?

 

夫妻間的感情,大多是由愛情進階為親情, 到最後形成愛與親交織的一種感情,

同樣也是世人眼中最為美好的一種感情。

 

關於愛情的描述,從古至今就流傳著許多詩句,

不管是“在天願作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”, 還是 “得成比目何辭死,原作鴛鴦不羨慕仙。”

 

這些詩句都完美詮釋了愛情的真諦,也讓無數戀人為之嚮往,從而堅定了陪伴愛人走過一生的決心。

 

然而,即使是最偉大的愛情,在死亡面前似乎也要止步,而「夫妻不送葬,送葬必遭殃」的最早典故,

其實早在戰國時期 就已經初顯端倪。

 

根據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六年》 記載,當時的齊國有一位名叫 田常 的大臣,

他是個很有野心的人,自打奪權以來,就在不斷削弱鄰國的實力,而魯國就是其中之一。

魯國大臣季孫行父, 算是本國裡頂樑柱一般的存在,所以他也被田常視為了眼中釘,從而專門派去刺客進行刺殺。

 

 

最終,田常計謀得逞,剛好季孫行父的妻子又在齊國做人質,所以她便想著去看丈夫最後一眼。

然而,她還是低估了田常的殘忍,田常以各種手段阻擾她回國送葬,

甚至還用「夫妻不相見於喪也」 來勸告她不能回去,而這個典故就是後世俗語的前身。

 

令人感嘆的是,「夫妻不送葬,送葬必遭殃」的初衷並不是迷信或是為生者著想,而只是爾虞我詐的一種體現。

無論一開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,但這個習俗還是被很多地區的居民流傳下來,

而後世也在為這段話不斷加上各種別的標籤,總之就是不能讓另一半去送葬。

 

這種情況在許多農村地區尤為明顯,而且即使是年邁的老人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

只知道這個習俗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,那必定就有它存在的道理。

隨著社會不斷進步,封建迷信早已淪為糟粕,所以很多年輕人或是中年人想到這個習俗時,

就會不自主地產生懷疑:夫妻真的不可以送葬嗎?

 

「必遭殃」顯然只是迷信, 但古人流傳下來的習俗不可能只有迷信,或許還有很多為生者的考量。

不管是社會還是國家,發展到任何階段都是以人為本,而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就是最需要保護的存在。

 

眾所周知,愛情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真摯的感情之一,特別是夫妻兩人的感情,

一旦出現了另一方先離世的情況,最痛苦的莫過於活著的另一半。

而在死者下葬的那一刻,悲涼的氣息會出現在每個人的身上,哭聲將會響徹在現場的每個角落。

 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