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老教授送8子女赴美讀博,92歲被放安養中心無人理會,退休金全給子女卻鬱鬱而終:優秀的人,不一定有人性
正是吃了沒文化的虧,才不希望下一代重復自己的老路,即便日子清貧,
他們依舊儘量滿足女兒的需求,在他們日復一日的貧困裡,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溫馨。
如果說父母照顧子女是本能,那麼女婿照顧丈母娘就不是義務了吧。
山東濰坊一位名叫胡詩強的男子,當岳母臥病在床時,他便主動承擔了照顧岳母的重責,
白天為老人擦身體、換洗衣服,半夜每兩小時醒一次,這樣的照顧胡詩強堅持了十幾年,從來沒有一句怨言。
胡詩強自己其實也沒有錢,工作也繁忙辛苦,但是從不會因此而產生絲毫的懈怠。
想要狠狠地去愛一個人,從來不需要任何的理由與藉口,真正在意的人,在任何環境下都有展現的機會。
父母花費20多年的時光將我們養育成年,大多並不是為了防老,而是出于親情的愛意,
愛的方式有很多種,也許給我們帶來過傷害,若是嘗試著去理解,都能發現溫情所在。
明明是更加優越的背景,為何老教授卻遭到了八名子女的如此對待呢?
可以從報導中發現,這八名子女在教授生前,一直都以各種理由借錢,明明已經具備了賺錢的能力,
卻仍然像是寄生蟲一般,依附在老人的身上持續啃老,直至發現教授的身體出現問題,
才將他送到當地的安養中心,隨後又撒手不管。
八名子女這樣可恥的做法,無論從什麼角度進行說明,都是令人髮指的殘忍,
他們對待父親的態度好似天生的仇視,在本性的深處,隱藏著對于情感的可怕漠視,
不知他們在深夜的時候,能否會有那麼一絲絲的愧疚之情,想起這位供養他們完成學業的可憐父親。
這位可憐的父親用自己的一生,幫助他們建起了通向光明前程的橋樑,
卻沒想到自己會有這麼一天,被心愛的八名子女狠狠地仍到橋下奔騰的河流之中。
感情是復雜的,愛的形式應該建立在雙方共同奔赴的基礎之上,即便是無法理解情感的重要性,
也懂得「滴水之恩,湧泉相報」的道理。因為有情感可以作為掩護,
就狠心逃避自己應當承受的義務責任,這是不該在親情中出現的利己觀念。
古話說「不孝有五:一、惰其四肢,不顧父母之養;二、博弈好酒,不顧父母之養;
三、好貨財、私妻子,不顧父母之養;四、縱耳目之欲,以為父母戮;五、好勇鬥狠,以危父母。」
能夠完成這五項禮節的兒女少之又少,但想要一條不做,卻輕鬆至極。最基礎的孝順,
也需要保障父母的生活,除去情感上需要的陪伴,也要給予利益方面的援助,
這點認知無關身份地位,內心的強大善良,也不是依靠身份地位就會擁有更好的說明。
但一個人的邪惡與醜陋,卻可以因為最簡單的孝順,展現得淋漓盡致。沒有孝心的兒女,怎會擁有為人的尊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