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裡,有些苦,真的沒必要吃
希阿榮博堪布,在《次第花開》這本書裡說:
“人有兩次生命,一次是為別人而活,一次是為自己活。”
有多少女人,結婚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,整天圍著另一半轉,把自己轉沒了。
年輕時,她們也愛笑愛鬧,可一踏入婚姻,那些小愛好和小確幸,好像一夜之間就消失了。
時間一長,疲憊越來越深,抱怨越來越多,到最後才發現,生活中除了這個家,自己一無所有。
婚姻中,不妨自私一點。
當你留點愛給自己,才能生出更多愛流向家庭。
與其內耗、抱怨
不如直言需求
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婚姻生活:
「我老公不是在提要求,就是在提要求的路上。
每天點不同的菜讓我做,讓我把家裡打掃乾淨,再不然讓我減肥,多捯飭自己…
滿足了他這件事,他又很快說出下一件事。 」
網友表示,自己總是盡量滿足丈夫的需求,很少主動開口要些什麼,一直過度付出卻很少得到回報,這讓她覺得這段關係越來越失衡。
其實,不少人都有類似的體驗,總是習慣遷就伴侶,卻把自己的需求晾在一旁。
被問到想要什麼,總是以「都行」、「隨便」回應,好像真的無所求,但其實心裡並不痛快。
或是怕開口要東西顯得自己太自私,又或是怕伴侶對自己產生看法。
於是演變成了越付出越委屈、越委屈越抱怨的惡性循環。
而那些懂得適時開口、懂得表達自己需求的女性,往往能把關係處理得更和諧。
她們在照顧伴侶感受的同時,也能說出自己的期望,這麼做不一定會讓對方反感,反而可能讓兩人的關係更融洽。
朋友小霜,結婚都五年了,愣是沒跟老公紅過臉、拌過嘴。
因為她很會及時提出需求,表達感受。
例如,到了節日,她會讓老公下班路上帶一束花,或是挑個禮物,把浪漫帶到生活裡。
戀愛和結婚紀念日這些重要的日子,她也會讓老公空出一天時間,兩人一起出去約會,就像談戀愛那會一樣,逛逛街、看看電影、吃個飯、散散步。
老公沒有跟她商量就把存款借給親戚了,她沒有大發雷霆,而是心平氣和地跟他說這件事讓她心裡不舒服,家裡的事情還是希望兩個人一起商量著來。
她不是反對幫助親戚,只是想讓老公把家看做是他們兩個的,讓她感受到自己被重視,被尊重。
就這樣,慢慢地,她老公也變了,開始學會站在她的角度想問題,兩人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少,意見也越來越一致了。
在愛與包容的同時,要學習適度地「自私」。
關注並滿足自己的需求,是維繫幸福婚姻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健康的關係,需要雙方都能坦誠表達自我,共同守護彼此的感受與需求。
這樣的“自私”,實則是感情與信任的沃土,讓婚姻之樹在尊重與理解中綻放絢爛。
婚姻裡的全情付出
讓人越走越偏
對於婚姻,網路上有這樣一個問題:
“是那些無私奉獻的女性更容易獲得幸福?還是懂得為自己考慮的女性更能夠得到幸福?”
有位網友這樣回答:
「那些只顧著無私付出,卻忘了照顧自己的女性,最後可能會感到迷茫和疲憊,就像丟了自己,變得不再認識自己。
而那些既懂得愛自己,也懂得愛別人的女性,更容易在婚姻裡找到平衡,活出真實的自我。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多彩、風生水起。 」